Enjoy人生盡在joyes

音樂品味和性格 習習相關


時報 更新日期:2008/09/06 10:43 【中國時報 尹德瀚/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海華大學(Heriot-Watt University)的研究,一個人的音樂品味和其性格特質密切相關,例如喜歡古典樂的人害羞內向,喜歡Rap的人明顯外向。



 這項研究列出一百零四種音樂類型,以問卷方式向全球各地三萬六千多人進行調查。研究主持人諾斯教授說:「我們一向懷疑音樂品味和人格特質有關連,這是我們首度鑽研此一課題。」。諾斯並指出音樂界近來銷售不振,可以利用這項研究推廣行銷。



 諾斯說,這項研究最令人意外的結果之一,就是古典樂迷和重金屬樂迷的性格其實有許多類似處,兩者都具有創造力,安逸自在,但都不外向,一般刻板印象以為重金屬樂迷都具自殺傾向的抑鬱性格,其實並非如此。



 音樂類型與性格的關連:



 藍調─高自尊,具創造力,外向,溫和自在。



 爵士─高自尊具創造力,外向自在。



 古典樂─高自尊,具創造力,內向自在。



 Rap─高自尊,外向。



 歌劇─高自尊,具創造力,溫和。



 鄉村音樂─刻苦耐勞,外向。



 雷鬼樂─高自尊,具創造力,不刻苦耐勞,外向,溫和自在。



 舞曲─具創造力,外向,不溫和。



 搖滾樂/重金屬─低自尊具創造力,不刻苦耐勞,不外向,溫和自在。



 靈魂樂─高自尊具創造力,外向溫和自在。


羅門超悦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文章摘自財訊 314期) http://monthly.wealth.com.tw/project/view.asp?id=687




聯電名譽董事長曹興誠曾說「台灣根本沒有豪宅」!!! (如果您是曹先生的信徒, 那這題的答案就是 "零" !!!)




這句話引起許多的討論與爭議。什麼是豪宅?基本上很難有一個標準答案,而隨著時代的演進,豪宅也不斷被賦予新定義。以國內來說,從早期的高級住宅,一直到名宅、豪宅,現在更強調好宅、美宅的概念,每個時代的豪宅都有不同的意涵,但總結來說,「可以傳世、值得收藏、無可取代」絕對是頂級豪宅的基本條件。
什麼樣的房子可以傳世、值得收藏,絕對不是行銷手段、廣告造夢可以打造出來的;無可取代的地段與景觀、頂級規畫與配備、一流管理與住戶素質才是頂級豪宅真正的生命力,其中更以管理與住戶最是關鍵。因為真正的豪宅不是賣出來的,而是住出來的,台中豪宅一哥聯聚建設在推出聯聚信義時,就強調「千萬買宅、億萬買鄰」的重要。




慶房屋豪宅菁英團隊對豪宅的定義也頗值得參考,認為豪宅應具備環境成熟、管理成熟、建築成熟、住戶成熟等四大條件。在環境成熟度上,特別強調景觀絕對不能改變,因此永久綠地、水岸景觀幾乎成了頂級豪宅的基本配備,諸如仁愛路林蔭大道、大安森林公園、大直基隆河畔;以及台中七期市政綠園道、高雄美術館正第一排等,都是有錢不一定買得到的豪宅地段。




綜合以上條件,評選團隊經過五個階段評比,在近四十個候選名單中,選出信義富邦(42戶)、宏盛帝寶(168戶)、輕井澤(65戶)、信義之星(108戶)、帝景水花園(98戶)、御之苑(17戶)、敦峰(24戶)、元大花園廣場(65戶)、贊泰花園廣場(33戶)、奧之細道(19戶)等新十大豪宅;此外,也從近三十個個案中,評選出勤美璞真(57戶)、潤泰敦仁(39戶)、敦凰(13戶)、慕夏四季(39戶)、信義帝寶(22戶)、寶徠花園廣場(104戶)、元大一品苑(55戶)、忠泰交響曲(48戶)、富邦777(43戶)、天母紘琚(38戶) 等十大潛力豪宅。




就棟數來看, 評選團隊顯然在成屋中列出 " 40個" 名單, 從預售或興建中的豪宅中挑了 "近30個" 豪宅個案, 所以台灣有資格被稱為豪宅的應該是 70棟左右 (大多都在台北市, 詳細戶數待查), 但被 "公定選出" 的 TOP20 總計 1097 戶.

羅門超悦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秘密花園變菜園



生活是什麼? 親手種把菜
金錢無法衡量的生活價值是什麼?台中陸府建設企劃總監林益全說,「在富豪眼中,一塊花崗岩的重量,比不上親手種植的一顆穀物、一把青菜。」他觀察,陸府建設推出的生機別墅,接近五成的屋主把空中花園改成菜園,不管是蔬菜、水果或香草,不僅賞心悅目,也多了「食」用價值。
孝順是什麼? 讓娘當農婦
60歲阿嬤原住在鄉下,過慣了天亮就起床,種菜的生活,最近搬到台中與兒子同住,兒子把獨棟別墅的空中花園,改成6坪菜園;阿嬤天天澆水、施肥、鋤草,把農作物當成「金孫」般呵護,直到番茄、玉米收成了,她樂得呵呵笑。
阿嬤「轉型」成都會農婦後,再接再厲種空心菜、茄子,連老家的百香果樹都移植到新家,老幹繁衍新枝。
幸福是什麼? 吃我們的菜
台中市一對「頂客」夫妻,打拚買了幢生機別墅,把頂樓打造成心靈菜園,百香果藤蔓沿著牆壁攀爬,男主人喜歡隨手採顆水果,品嘗自家栽植的鮮果味。女主人撒下白菜、空心菜籽,每隔幾周收成時,難得開伙的她,樂得洗手作羹湯,用蔬菜的潔淨鮮甜,犒賞自己與另一半。
樂活是什麼? 實踐農夫夢
建築界觀察,愈來愈多人想當農夫,享受種植、收成的樂趣,紛紛在建案裡規劃出一畝良田,而且愛好DIY的年齡層也愈來愈低,在家種菜多了時尚、樂活與養生的意涵。
陸府建設協理曾國良說,空中菜園需注重防漏滲水,樓板要挑耐磨度高的材質,得覆蓋6層防水層,並避免樹根穿刺地板。土壤下方得加裝灑水管線,還有排水板、不織布,才能保持濕潤,並避免土壤流失。
壓力是什麼? 擦汗擦掉了
大賈建設在台中市推出的別墅建案,把屋頂規劃植栽空間,不少住戶種植有機蔬菜,享受田園樂。業者表示,都市人工作壓力大,揮汗種菜勞動筋骨,享受微風綠意,等作物成熟後,還能享受親手收成的滋味,菜園變成了身心SPA的減壓空間。
小幫手》綠海團隊4人幫 交屋10年 擱來顧別墅
打造空中良田,建設公司設有植栽團隊,從打造菜園到病蟲害諮詢都包辦,交屋10年後還有防水保固,住戶種得開心又安心。
陸府建設的別墅以綠意著稱,多靠「綠海團隊4人幫」全方位維護。
72年次的綠海組長蔡正欽是宜蘭大學園藝系畢業,從小看父親養蘭,讓他對植物產生興趣,更充滿熱情。房子出售後,綠海團隊繼續照顧社區植物,常有婆婆媽媽趁機諮詢,他曾教一個阿嬤種番茄、玉米,阿嬤收成時開心地咧著嘴,硬塞給他一堆鮮美農產。
蔡正欽也當過救火隊,某社區的植物很久沒維護,原本是歐式花園的格局,卻變成凌亂不堪。綠海團隊一上場,修剪枝椏、改善中庭排水與照明,讓社區重新活起來。
【2008/05/26 元氣周報】

羅門超悦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常LOHAS!台中郊區別墅當紅
最後更新日期︰2008/08/13








網路地產王/劉祈相/台中報導】
最近幾個月景氣冷,但台中郊區鄉鎮別墅卻仍有買氣,原來是公務員和老師進場了!他們深知住鄉鎮比住在大都市省錢,用通勤時間換大空間,小鎮人情濃、鄉居生活非常Lohas。

■景氣冷 低總價別墅才是王道


不景氣聲中,理財名嘴不斷提醒大家 Cash is king(緊握現金為王),因此,建商抓住群眾心理,在台中縣龍井鄉、沙鹿鎮紛紛推出500萬元低總價庭園別墅,業績不俗。


過去幾年不斷炒作中科優勢與金磚4區大樓豪宅,購屋焦點全部集中市中心,害得郊區別墅一度冷清,現在突然轉熱,訴求環境學區、交通便利、近中科、七期當紅區域等優點,自備款3成,顧荷包抗通膨、保值增值!總價相等,對原本競爭激烈的中部房市,尤其是台中市區大樓個案形成極大銷售壓力。


根據換屋經驗,一位常奔波台北台中兩地的超市經理A君表示,「7年前買黎明商圈大樓每坪15萬元,現在剩下8萬多元,搞不懂商圈越旺,對面中古樓店也狂漲,連旁邊新完工大樓鉅虹「MIHO」每坪都能?到17萬元,而我住的大樓住宅卻是貶值」。他認為買新大樓的一定是行情不明的外地人。A君感嘆:「在台中買大樓穩賠的!現在換屋我只買別墅,買到清水鎮都沒關係。」


■當紅別墅500萬~800萬元 建商忍痛賣


當地仲介表示,別墅建築迅速約1年即可交屋,現在可交屋的個案幾乎都用到最高價的原物料,連棟建築成本每至少5萬元,加上土地成本,公共空間、若是建材講究一點、再辦促銷、不小心建商就要賠錢了。這波通膨其實建商也很苦,有現金銀行信用好的購屋主簡直就是贏家!


有別於這些低總價風潮,裕國冷凍集團走高級休閒風格的溫泉別墅社區「裕國天泉」個案,已正式取得台灣與日本溫泉高標準檢測合格報告,可望成為台中大肚山麓第一座溫泉別墅社區,比美北投、烏來。在台中市泡湯無須再奔走谷關、苗栗泰安或南投霧社,不過代價不菲,每戶66~100坪、售價950~1800萬元。


羅門超悦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台灣在國際發光的「下代基因20」


為了揭櫫新世代的建築思路,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一座「建築表演場」,由West 8建築團隊主持的集體創作建築,引起建築界側目。2000年中國也出現「長城腳下的公社」,邀請十多位亞洲裔的建築師共同完成。而今台灣也出現一處更甚前二者的「澳底計劃─下代基因20」,由亞洲大學副校長劉育東邀集中外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大師共同創作,細部設計甫完成就震撼國際建築界,前進今年九月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展出,乃為台灣建築有史以來最大的成就!

■文/楊睿民  圖/笠銓攝影


去年五月,訪遍全球各大知名建築的台北土地開發名人呂台年,決定將澳底140公頃面向太平洋的土地,希望打造出比荷蘭「建築表演場、中國「長城腳下的公社」更輝煌的集體創作建築,經各方推薦,找到美國哈佛大學建築博士,現任亞洲大學的副校長劉育東,出任計畫主持人!



全世界第一個結合中西方建築大師的集體創作建築

劉副校長在好友日裔建築大師伊東豐雄的協助下,邀集了日本的隈研吾、平田晃久、森俊子、韓國的徐惠林、中國的張永和、荷蘭的MVRD、義大利的IaN+、西班牙的曼尼斯(Fernando Menis)、德國的GRAFT、丹麥的JDS。台灣則包括有龔書章、曾成德、姚仁喜、邱文傑、楊家凱、簡學義、黃聲遠、陳瑞憲、黃宏輝,劉育東自己也參與其中。這是全世界第一個結合中西方建築大師的集體創作建築,消息一傳出立即造成轟動!

之後,二十位建築大師討論過五次,今年六月二十位建築大師的設計出爐,前後只花了一年一個月,締造了建築界的新紀錄。作品公開發表就獲得中外媒體爭相報導,尤其是世界五大建築雜誌之一的A+U,以專輯呈現,這本雜誌過去五十年報導過的建築物超過六萬棟,台灣的建築作品不出五次,這次卻是大篇幅向全球宣告這項曠世大作!

歪七扭八的隨意風,鏤空流線的時尚風,大圓盤超時空的外太空風格,這可不是玩具模型,而是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傑作,仔細瞧瞧造型竟然是一個個書法字。作者建築大師劉育東表示,「建築在新的時代它應該就是藝術,它不應該只是工程,唐代懷素和尚的書法我特別喜歡,所以挑選懷素書法,他是在紙上寫書法,我是在空間中用電腦科技來寫書法。」。

建築大師森俊子則指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我可以自然介紹這個概念,這個也許是新的,也是這邊的傳統。」房地產開發商呂台年表示,「這就是一個集體創作,集體創作,從某一種說法也是一種彼此創意上的激盪。」

這項計畫的主持人劉育東指出,他為這次的計劃下了一個註解,即「下代基因」,他冀望能藉這二十位中外建築大師的作品,為下一代的住宅指引一條新方向和新思維,即如何讓住宅完全融入大自然,讓人與大自然永恆共生!



家不止於住宅

由於這種「未來的住宅」的設計概念,正好呼應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大會主題「建築不只是房子」,因此雙年展總策展人貝斯基(Aaron Betsky)特別為這廿組住宅設計另闢「大會正式特展」專區,以「家不止於住宅」(Home Beyond House)為主題,參加九月十一日開幕的建築雙年展活動。

劉育東表示,「下代基因20」是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首次由總策展人在主題館之外,另闢特展專區。屆時將展出這廿組住宅建築設計的模型、平面設計圖等內容。此外,貝斯基也另邀請十位台灣建築研究所的學生,以「非建築」的元素,設計未來的住家藍圖,作品也會在這個特展當中展出。

貝斯基為這項集體創作計畫展覽訂立「家,不止於住宅」的主題,他提到,住宅可以提供人們庇護的場所,也為每日生活的各種活動提供空間。「不過,住宅用盡了龐大的自然資源,反而將我們孤立在世界之外,人們轉而投向電腦和電視螢幕的懷抱,人際關係也被束縛了。」。貝斯基提到,「在『下代基因20』的部分住宅,多少嘗試了有別於一般建築物的實驗性住宅,這些新住宅的典範,讓我們知道,建築能讓家不止於住宅。」。

羅門超悦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