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人生盡在joyes
提到「食農」,很容易聯想到標榜不施農藥和化肥的小農、有機農,或是號召從都市出走,到鄉下體驗種田樂趣。然而,由「FAMWOOD紅屋」董事長謝東興發動的「食農住整合」,卻有著更深一層積於憤世、捨我其誰的積極意義,他觀察全球貨櫃屋及自然農法趨勢,將自行研發的「行動木屋」及「Villa農場」引進田中央,夥同家人和數名員工一起從台北大都會搬到台中鄉下,透過實際的日常生活向社會大眾證明「自然住宅」的可行性及健康美好,最終目的是希望台灣人重視「農」的深厚價值,進而改善農業,成就與環境和諧的豐厚心靈。

「綠建築家」邀請提倡養生宅的「澄璞設計」總監莊効澄,一同造訪位於台中市石岡區的「FAMWOOD紅屋Villa農場」,與紅屋董事長謝東興對談,並體驗行動木屋與自然農法的生活魅力。

▲「澄璞設計」總監莊効澄(左)與「FAMWOOD紅屋」創辦人謝東興(右)合影。

▲謝東興重塑歐美風行的Tiny house,汲取樹屋、露營概念,以最輕量的財務、時間、維護為成本,但仍可承受生活必需的厚重,發展出不斷修正的「行動木屋」。

農家子弟的恨

年屆60的「FAMWOOD紅屋」董事長謝東興為台南後壁鄉農家子弟,他是庄頭裡第二個讀大學的囝仔,北上讀書畢業後就在台北定居,跨領域經營傢俱、室內設計、建築事業。回視台灣的農業歷史,謝東興直言「雖然很愛國,但對國家有恨意。」謝東興在高中時,強烈體會到務農不僅沒有賺頭,在昂貴的水租壓力下,甚至連養家活口都有困難。

「我是長我16歲的大哥養大的,高中時算數學分析家中開支,算完一股震撼,欲按捺活?兄弟沒有半個人從農。你永遠把農民當二等公民是種偏見,咱的故鄉已經破糊糊,不僅農村景觀被破壞,連道德人心都已沉淪。會發生食安危機也是當然啦!農村都毀掉了,怎麼會沒有食安危機?河川被污染,到現在沒有改善,因為沒有人在乎,除非能夠改善農村,不然不可能解決食安危機。在台灣,農的唯一價值只有農作物,人口討生外移,村落凋蔽,耕種全委化學農藥。農人都在賣田產,不是賣農產,這是很悲哀的事情。」謝東興感慨道。

▲「FAMWOOD紅屋」創辦人謝東興像是「自然住宅」的傳教士,夾雜國台語的言談宛如穿梭鄉里的說書人,蘊有濃烈的情緒感染力。

企業家的良心

謝東興做辦公桌椅傢俱起家,在景氣繁榮期攢得不少財富,後來面臨企業外移期,謝東興選擇留在台灣耕耘,幾年間看同行在大陸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從小毛頭竄升為大巨人,一時之間心中百感交集,謝東興仍舊秉持初衷,不屈不撓地推動天然傢俱和自然住宅,希望透過設計與實作影響台灣人的價值觀,發展出均衡踏實的生活厚度。

「我喜歡天然的東西,產品用天然漆做塗裝。」謝東興曾經在工廠看到嬰兒床裡兩個孩子在濃烈的化學漆氣味中酣眠,心中一陣衝擊:「怎麼會這樣子?這款工作到底是功德還是罪惡?但人都要賺活,你要跟人家說什麼?看得恨死了!覺得人真的非要化學漆不可嗎?」

謝東興開始走國外取經,他在歐洲看見天然漆之運用,立志改變現狀,不用化學漆。為了維持生活開銷,謝東興從原來簡單的辦公桌椅產品逐漸發展至多元的傢俱項目,他笑稱與之前的營利相較,現在是「拚生活」和「賺所費」,抱持著喜歡就去做!的心態,進而延伸到住宅建築項目。

▲化學漆貼附化學膜,以完全隔絕木材取得防污作用;天然漆則屬滲透性,以乾燥結晶縮小毛孔來阻擋污物滲入,木材仍能呼吸。天然漆的滲入會讓木材顯色更立體,加上氧化,色變也更精彩。※看更多

自然農法,深根養護

三年前,謝東興拆掉老家重蓋房子,他自忖,要蓋一棟理想的住宅,只做室內裝潢能改善的居住品質畢竟有限,重視人情溫暖與自然環境的謝東興誓言「我絕對不老死在台北!」尋遍全台灣,第二年就看上大甲溪下游的台中市石岡區,第三年買下土地,用自己的想法蓋了這間房子,從這裡開始試,哪裡不對就改。」謝東興且戰且走,以無比積極的行動力支持他的改革道路。

謝東興走向國際取經,觀察瑞士農業與山水、民風相互表裡,以葡萄酒為例,相信當食農合一,碰撞出地域情感,更能培植出文化深度。又赴日本觀摩「住宿型市民農園」,受「自然農法」之父福岡正信影響,相信農產品除了產出,還有更大的價值必需被正視,於是開始試種不用肥料的自然農法。

▲「紅屋Villa農場」所標榜的食農住整合,「農」指無農藥、少肥料,讓土壤回復生機、植物健康成長、動物多元發展;「食」指食用自種的新鮮食材,健康養生;「住」指房子能與環境友善共存,人就能安穩久住、久住,而生感情,與環境共養共生。

▲「紅屋Villa農場」基地位於大甲溪下游的石岡區,此處為客家聚落,種植許多果樹。

▲因鄰近「東豐自行車綠廊」,亦是運動休閒的好所在。

行動木屋,自主自立

為了讓生存享有寬廣自由,謝東興從國外流行的貨櫃屋、樹屋、露營營區得到靈感,發展出親田性高的「行動木屋」,建材選擇木材、鋼、玻璃,屋型採貨櫃組合概念,國外貨櫃屋強調設計感,行動木屋重視佈署生活性,為回應與戶外菜園頻繁互動之需求,相當講究室內外介面設計和機能性,房子外型與室內規劃也一再更新,整個紅屋Villa農場基地儼然成為各式行動木屋的大本營。

謝東興一家子與數名員工拋卻繁華的台北大都會,從剛開始的兩人偶住,到現在一群人長住在Villa農場,不吹冷氣、活用灌溉水與地下水、白天不點燈,實證「自然住宅」的可行性。

▲「行動木屋」從貨櫃屋概念出發,以木、鋼、玻璃為主要建材,自由組合變化符合需求的屋型。

▲為照應戶外菜園,相當講究室內外介面設計,佈署生活性

▲流理台設於戶外露台,增加居住者相聚互動機會。

▲室內裝修採輕日式風格,建材木種延續紅屋品牌慣用的紅檜、北美玉杉,天花板材質為疊合木碎屑、高溫壓製而成的OSB板(又稱「定向纖維板」),突顯環保意識。

▲以竹蓆取代榻榻米坐墊,搬開竹蓆層,下方可收納物件或擺放醃漬物。

▲由於整個營區都沒有空調,通風設計顯得更為重要!行動木屋透過調整百葉角度控制氣流、防止雨水潑灑,更兼防盜,無論百葉直向或縱向,家裡都不悶熱。

▲大面積的開窗設計能盡情欣賞戶外美景,縱使開窗取景跟斷熱是非常兩難的問題,加上隔熱貼紙就能改善許多。

▲「三喜食堂」在桌椅的高度開了長道景觀窗,增添用餐情致。

▲衛浴上方鏤空,以透明玻璃幫助空間採光和通風。

▲謝東興董事長自住的行動木屋。

▲室內採日式風格,搭配竹蓆設計,地上擺了一排紅蓋子的醃漬品。

▲甚至連「湯屋」也能附加至行動木屋。

▲荔枝樹旁的小木屋為桑拿浴裝置,補足渡假休閒設備。

▲中庭的睡蓮池住有小青蛙,蘊藏蓬勃生機。

三喜食堂,好吃本味

謝東興同時改造台灣廚房,提倡吃進食物本味,堅信料理應返璞歸真,堅持三餐自理,要求不開伙的年輕員工上廚,透過日常生活演練操作自行開發的廚具及餐具設計。他將理想的飲食空間命名為「三喜食堂」,其內涵為──“Home made”,自行挑選食材、烹調料理;“Home shared”,共同操作,在交流互動中培養情感;“Home party”,舉辦親友聚會,分享主人品味與榮耀。

「大部分人提到歸園田居,會想到《湖濱散記》,我覺得那偏向精神性,我們更希望是生活性,生活性的東西做得好,精神性的東西隨之到來。飲食不必刻意規範,如果喜歡一道食物,就會越想精求,越有興趣讓它變得更好吃,進而向他人請教,相互切磋,種下美味基調。」謝東興說道。

▲謝東興要求一同食農合一鄉下住的員工三餐開伙,除了檢驗產品設計的週全性,也發展出彼此合作無間、休憩與共的深厚情感。

▲簡單拌炒自種皇帝豆、香菇、紅蘿蔔、杏鮑菇和五穀飯,再點綴九層塔增添香氣,搭佐自製梅酒,即是美味可口的晚餐。

▲「三喜食堂」典型傢俱為中島和長桌,讓齊聚一堂的親友能盡情交流。

下台美學,衝天逍遙遊

當到達一定年紀,事業到達一定程度,開始考慮退下職場的時候,你會選擇怎樣的轉身呢?謝東興從「企業家」的角度也做了一番思索:

「第一個問題是,當年華漸老,你要怎麼走下舞台?第二問題是,做為一個企業家你會面臨很多壓力,你要繼續做下去嗎?繼續做下來要做到什麼程度呢?繼續做到底是對還是不對?縱使覺得顏面無光,人都要禁得起走下坡。當然我們也選擇要越做越好,但不是指企業越做越好,而是人的『生活』越過越好,回到自己的生活。我一直認為當社會環境越好,生活就會越好。有些企業家賺很多錢,但是好不自由,我一生不想白活。」

「為什麼大家都不肯多做一點點?如果大家都很積極,都要求榮譽感,一起帶動人群瞭解價值性,那不是很好嗎?人生不是自保而已,這是一輩子的生命教育!」謝東興說道。

▲清晨五點,從紅屋Villa農場出發大甲溪畔看日出!

▲散步大甲溪堤岸,享受美麗的自然晨光。

謝東興舉《莊子‧逍遙遊》為例,「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稱讚莊子是非常偉大的科學家,順著科學定律──候鳥順著氣流借力使力,發展出「無為而治」哲學,「人只要腦筋放輕鬆,又會應用工具,其實可以創作出很多有趣的東西。」但也接著感嘆莊子細膩的觀察力卻少受世人肯定。

儘管口中談的是莊子的小大之辯,聲情是屈原時不我予的慨嘆,他的心、他的願卻表現出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謝東興推動的「行動木屋Villa農場」現正啟航。

見學觀察家:「澄璞設計」莊効澄分享

剛抵達位於台中石岡的「紅屋Villa農場」時,烈日當中,大家踩著碎石子環視四面形態各異的行動木屋,一旁有像是雜草般的大片綠地,還圈了一大塊地豢養雞鴨鵝,禽鳥的鳴叫搭襯著蟋蟀及夏蟬,熱鬧可喜,唯獨人影不多,放眼望去,約十幾公尺外有一棟透天別莊,其餘皆是野地,再遠一點就是矮矮的青山和無際藍天。鄉下的時間感很緩慢,內心與環境互動的聲音卻被放得很大,連風穿梭過耳畔都像吹拂揚著風帆的小船,悠悠蕩蕩。日子過得真實了,腦中想像的畫面也更豐富了。

來到這裡,「澄璞設計」總監莊効澄不禁回憶起在農村長大的童年時光,莊設計師與謝東興董事長分享,小時候一起床,長輩便交辦他到田裡澆菜,看嫩綠的菜葉在晨光下晶瑩欲滴,混著露水、土腥和雞鳴,身體感官漸漸甦醒。庄腳長大的孩子,哪裡在意沒有冷氣和電視?孩子們的玩具散落在天地自然之間,莊設計師表示自己讀國小的兩個兒子好喜歡觀察昆蟲,來到這裡一定能發現物外之趣,找到大人忽略的美好。

「小孩子就是要玩,鬥雞鬥鴨找昆蟲,在大自然裡觀察動植物,觀察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藉此培養敏銳的思維和豐富的生活經驗。」

「中國人生活作息的智慧依循農民曆24節氣進行,食農重點是過程,而非成果。」

提倡「養生宅」的莊効澄設計師從華人風土文化切入,回應紅屋Villa農場的「食農住」概念,認為食農住可以推廣到實際生活上,只是都會裡的住宅區多集合式住宅,在地狹人稠、寸土寸金的限制下,倘若屋前有空地,多半拿來當作停車場,但只要有土地,就能和食物產生關連性。

「剛看到行動木屋堆疊組合狀態時,我馬上聯想到日本代謝派建築,基地有特定設計的裝置,可以放上去插栓固定,變幻不同的建築型態,機動性很強。台灣人喜歡圈地為王,蓋農舍製造碳的比例又很大,紅屋Villa農場讓大家可以融合食農住,拉近人與人、與自然的距離,回歸傳統台灣人講究的24節氣,不用花很多費用就可以達到自然住宅之目的,推荐給想體驗的朋友。」莊効澄設計師說道。

莊効澄設計師也提到,近年來自己馬不停蹄地從台灣出發到日本、泰國見學展覽和建築空間,與國際設計師對話,引發許多反思,深切感受到日本強大的軟實力和影響力。莊設計師有感而發,的確,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目標,但也不能太安逸,永遠抱持著「小確幸」心態生活。紅屋董事長謝東興進入耳順之年,仍抱持雄心壯志,步步推動與信念契合的生活美學,縱使過程中阻礙不少,靠著自己和家人、員工一一搬離台北大都會,在石岡鄉下進入行動木屋、Villa農場中生活,親自操作演練付諸實際的理想,並逐一修正,而獲得不少掌聲,精神相當可敬!

「現代社會好像一定要浮上檯面,變成家喻戶曉的名字才是成功,事實上,產業要一起推動!謝東興董事長舉莊子的『無為而治』我同意,聽從自然韻律,注重對人和環境的和諧,帶動產業每個環節,一起做就能實現更美好的未來!」莊効澄設計師總結。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莊子‧內篇‧逍遙遊》


文章標籤

羅門超悦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15個人把60000塊台幣的貨櫃變成豪華的空間。我的夢想成真了!

文章標籤

羅門超悦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 ‪#‎菜鳥‬ ‪#‎Maverick‬ 首映 宥勝這部片拍出菜鳥警察的直率、衝撞的精神。戲裡帶著鬍渣亂髮,臉上甚至還有打架的傷疤,為宥勝開拓了另外一種戲路形象 ,但吸引我的是男二莊凱勛,科班及天份讓菜鳥這部片,沒有他的串連,會非常平淡,全片吸引我的是他的場景,取景在台中七期的城市行銷,太多同業行銷置入.......在此就不劇透 希望大家支持國片! P.S 當年差一點念電影系..... ‪#‎莊凱勛‬ ‪#‎Kaiser‬ - ‪#‎Chuang‬
#菜鳥 #莊凱勛 ‪#‎莫忘初衷‬ ‪#‎菜鳥精神
文章標籤

羅門超悦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統馬英九今天召開國際記者會,向人民報告馬習會各項議題;馬總統表示,馬習會以「零意外」(surprise free)鞏固與美高層互信,兩岸共同向全世界傳遞和平的訊息,獲得美、陸、台三贏的結果。

馬習會落幕後,總統馬英九在今日下午召開國際記者會「向人民報告」,他顯然相當滿意這次會談結果,表示目標「整體來講大致上都達成了」!

馬英九一開始先強調,他仍有意願到立院報告,遺憾的是,因在野黨反對,暫時沒有辦法到立院做國情報告,但他身為民選總統,有義務向大家說明這次馬習會的成果。

馬英九表示,馬習會溝通過程透明,絕無黑箱,馬習會一經商定以後,在11月3號,晚上媒體曝光之前,「我們在當天下午,我個人就親自打電話給王院長,告訴他我已經要求毛院長,總統府的曾秘書長,還有陸委會的夏主委,在第二天的上午十點鐘,去拜訪他。」

而對於會談成果,馬英九表示滿意,整體來講大致上都達成了,他並就「國內、兩岸、國際」達成的目標報告!

在國內的部分,他強調已經達到三個成果,第一、希望在國內建立公開透明監督過程,第二、讓兩岸建立對等尊嚴模式,第三、鞏固與美方高層,獲得美陸台三贏結果!

在兩岸部分,馬英九強調,第一、這是兩岸領導人分治66年來會談,讓世界知道兩岸領導人已經建立和平協談機制,第二、這是1992年來後,兩岸為92共識背書,他在會談中也向習近平說明九二共識內容,海峽兩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就是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第三、馬習會為兩岸搭建跨海大橋,建立兩岸領導人會談新模式,讓未來領導人可遵循比照;第四這是我方第一次在大陸領導人面前正式提出九二共識。

馬英九強調,在開場部分,「習先生講4分鐘,我講了7分鐘,當時已經在趕媒體,記者走的時候我已經在講了,這是最完整的版本,1992年我國國家委員會通過海峽兩岸通過一個中國原則,兩岸1992年11月的共識,海峽兩岸支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我提到中華民國、提到憲法,提到國統會、一中各表,我說習先生中國近代史有非常多紛擾,加上台灣民主與成就,民主我也提了,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是有史以來台灣領導人在大陸領導人面前提到中華民國、一中各表、憲法,我們希望讓他了解台灣情況,我們也提出國際空間與軍事部屬我都講了!」

以下是馬英九記者會談話全文:

各位在場的媒體朋友,各位女士、先生,大家好!

從我出訪新加坡回來到現在,已經六天了。我在行前記者會曾經公開承諾,返國後只要立法院邀請,我非常願意到立法院說明這次馬習會的成果。很遺憾的是,今天早上因為在野黨的反對,我暫時無法到立法院去做國情報告,向立委們說明。不過身為民選總統,我仍然有義務向國人說明這次馬習會的成果,因此我今天特別舉行記者會,向國人報告。

首先要說明馬習會的目標與意義,整體來說,原來對「馬習會」設定的目標大致完成,可分國內、兩岸與國際三個層次來說明。第一,在國內建立公開透明的監督過程;第二,在兩岸之間建立領導人對等尊嚴的互動模式;第三,以「零意外」鞏固與美高層互信,兩岸共同向全世界傳遞和平的訊息,獲得美陸臺三贏的結果。這些都是對臺灣有非常有幫助的發展。

可以說,馬習會達成了四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意義。第一,這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雙方領導人第一次的會談,讓全世界都知道,海峽兩岸領導人已經建立以和平方式解決彼此爭端的機制,這對國際社會是一個極為正面的示範。

第二,這是1992年兩岸達成「九二共識」23年來,兩岸領導人同時為「九二共識」背書,確認「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的、關鍵的政治基礎。我在正式會談中,也向習先生說明九二共識的內容:「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其涵義可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這就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我方表示內容完全不涉及「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與「臺灣獨立」,因為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不容許的;這樣的定位非常明確,也獲得臺灣多數民意的共識。」
  
第三,馬習會為兩岸搭了一座跨海大橋,讓兩岸雙方藉此建立領導人對等、尊嚴見面會談的新模式,這次跨出第一步,讓未來的領導人可以遵循比照。

第四、這是我方第一次能在大陸領導人面前,正式提出大陸對台軍事部署的問題與國際空間的問題,並要求大陸對此採取具體善意行動。政府也會密切關注大陸後續的作法,希望大陸能正視台灣民眾對於安全和尊嚴的關切。

再來談談國際與國內反應。根據外交部統計,到今天中午為止,國際媒體報導馬習會相關新聞已累計將近1千篇。世界各國政府也都表示肯定支持。美國國務院發言人John Kirby說,歡迎兩岸領導人會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日本方面期待兩岸直接對話,和平解決問題;歐盟則發表聲明指出,馬習會令人鼓舞,展現兩岸和解過程中所建立的互信。其他包括新加坡、德國、俄國、比利時、韓國等歐亞重要國家政府,都發表聲明或透過發言人表示,對馬習會高度肯定。前二天,東協國家的印尼,甚至主動表達願意擔任下一次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東道主或協調人。這也是我上任以來一直強調的,只要兩岸和解,就會有外交紅利,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國內反應,根據陸委會今天公布的最新民調指出,支持馬習會的民眾超過六成(61.6%),不支持的只有26.1%。也有六成(61.6%)民眾認同我向習先生完整闡述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認同的只有23.3%,認同「一中各表」的「一中」就是中華民國的民眾比例60.7%,更是有史以來最高,不認同的只有26.6%。馬習會後,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太快的25.8% (-3.3%),太慢的19.5%(+4.1%),剛剛好的有41.5%(-3.3%),顯示目前的速度剛剛好。認為大陸政府對我們不友善的比例則下降5.5%,認為友善的增加5.5%,差距拉近了11個百分點。整體來說,大部分民眾樂見兩岸領導人會談,也願意支持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繼續以目前的步伐發展兩岸關係。所以整體來說,不論是國際或國內評論報導,對「馬習會」的評價都是正遠大於負。

第三,我要談到「馬習會」過程透明、絕無黑箱。我要再次強調,「馬習會」一經兩岸商定後,在11月3日晚上媒體曝光之前,我們在當天下午,我個人就親自打電話給王院長,告訴他我已經要求行政院毛院長與總統府曾秘書長率陸委會夏主委,在第二天10點去拜訪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向他報告,當時我並沒有告訴他是什麼事情。然後第二天這三位就到了立法院把詳情向王院長報告,然後王院長就決定當天下午2時在立法院召開各黨團會議,請夏主委報告,夏主委去了之後當場沒有看到民進黨與台聯的代表,但無論如何,他們對其他兩個黨團做了詳細的報告,然後在下午5時在陸委會召開記者會,隔天(11月5日)早上10時,我更親自主持中外記者會,一共75分鐘,回答51個問題,向全世界詳細說明馬習會。

11月7日到新加坡後,除了馬習會的開場白外,我在正式會談結束後,也再次舉行國際記者會,按照規定,我不能超過半小時,我還超過了一點點,32分鐘一共回答了14個問題,國內與國外的記者會,一共回答了65個問題。在返國的飛機上,我也接受隨行記者採訪說明細節,隔天媒體也都有相關報導。陸委會在11月9日到立法院專案報告時,也把正式會談中我個人發言的逐字稿全部公布。

這種三次記者會、二次說明會的公開透明的程度,連這幾天訪華的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邵建隆(Matt Salmon)眾議員都肯定地說,我是以不可思議的透明公開(incredible transparency)方式與全球媒體及國內對話,是非常負責任的領導人。

第四點,有關「國情報告」。馬習會消息曝光時,民進黨眾口一辭批評是黑箱、是「傷害臺灣民主」,要求我到立法院說明;蔡英文主席也強調馬習會必須是國家需要、人民支持和國會監督。從國際媒體評價和國內各民調顯示,兩岸領導人確實有需要會面,目的是確保兩岸關係能繼續和平發展;超過六成民眾認為馬習會有利於兩岸關係,也願意支持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兩岸關係。所以剩最後一項問題,就是「國會監督」。

  其實我在11月5日在此地公開承諾,返國之後我願意遵循憲政體制,如果立法院邀請,我願意去做國情報告;這不是我的權利,而是我願意被動的接受。我的考慮是什麼?是基於尊重國會、尊重臺灣民主價值。我是民選的總統,立法院是民選的民意代表,雖然我不對立法院負責,這是憲法的設計,但是這麼大的事情,我應該讓國會了解整個狀況,以建立中華民國總統親赴國會進行國情報告的憲政慣例,這對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覺得,所有支持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人都應該在此時讓我去做國情報告,這不是為了我個人或我的政黨,而是為中華民國建立一個可大可久的憲政體制,所以看到在野黨反對的理由,我感到非常令人不解,實在不應該為了一黨之私,放棄監督責任,實在令人失望。
  
我要再次強調,希望立法院儘快改變心意,讓我前往報告馬習會,讓我們共同為中華民國建立一個重要憲政慣例,因為總統尊重國會、尊重民主、尊重人民的憲政傳統,這應該是任何一個中華民國總統都必須要做到的。未來只要立法院改變心意,我隨時都準備好前往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謝謝大家!

文章標籤

羅門超悦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購買中悅的101種理由!
文章標籤

羅門超悦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